《云南省傳統村落叢書》編撰完成
云南是傳統村落資源極為豐富的省份,多樣的傳統民居類型、大量的古建筑、古樹名木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構成了一個巨大的歷史文化寶庫。自2012年啟動中國傳統村落申報以來,截至目前,云南共有708個村落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,總數位居全國第二位,占全國的10.4%。
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把傳統村落改造好、保護好的重要指示精神,進一步加強宣傳展示,總結推廣保護發展經典范例,云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于2020年3月啟動《云南省傳統村落叢書》(共三個分冊)編撰工作,經過一年多的素材收集、實地拍攝、文字編排、藝術設計等工作,《云南省傳統村落叢書》于近日編撰完成。
這套圖書包含哪些內容?
第一分冊:《記憶鄉愁—走進云南傳統村落》
《記憶鄉愁—走進云南傳統村落》以州(市)為單位,以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為基礎,對云南708個中國傳統村落的村落概況、環境格局、傳統建筑、歷史環境要素、民俗文化等進行簡要梳理,是云南省傳統村落當前保護發展基本情況的總集成。
第二分冊:《喚醒—云南傳統村落擷英》
《喚醒—云南傳統村落擷英》精選了39個風光旖旎、民風古樸、文化底蘊深厚的傳統村落進行全方位展示,對保護發展成效、學術價值、各民族建筑特色進行總結,旨在為傳統村落保護發展、傳統文化傳承發揚增添助益。39個傳統村落遍布云南省15個州(市)、30個縣(市),涵蓋23種少數民族,將云南傳統村落的多元性、唯一性和世界級原生態傳統文化資源體現得淋漓盡致。
第三分冊:《重生—云南傳統村落保護發展10大范例》
《重生—云南傳統村落保護發展10大范例》遴選出10個歷史文化資源優勢突出,在保護發展路徑探索上取得較大突破,具有示范推廣價值的村落進行全方位展示。按照“彰顯云南特色、突出工作成效,強化示范引領、促進保護發展”的原則,總結出10種保護發展路徑,旨在將先進經驗進行示范推廣,希望能為各地在探索保護發展路徑上提供參考和借鑒,同時能讓更多的人參與到云南傳統村落保護發展中,讓那些面臨消亡的原生態聚落重獲新生。
《云南省傳統村落叢書》的編撰工作由云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組織,云南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負責,聯合云南省內相關高校和設計單位等共同完成。同時,編撰過程得到了各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、云南省直有關單位以及省內外傳統村落有關科研單位、專家學者的大力支持。此外,云南畫報社參與了第二分冊、第三分冊的編撰工作,同濟大學常青院士團隊參與了第三分冊的編撰工作。
近年來,云南省委、省政府高度重視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工作,各地傳統村落積極探索保護發展新路徑,列級保護、政策完善、產業發展、數字化建設等系列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,涌現出一批享有盛名的傳統村落,通過保護帶動發展、發展反哺保護的良性發展道路正逐步形成。